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公司首页 > 学术长廊 > 正文
学术长廊
上海交通大学张全之教授为公司师生开展学术讲座
发布时间:2023-04-26 作者:

4月23日下午,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全之教授受邀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A111会议室为公司师生带来“鲁迅小说中的舆论叙事”的主题学术讲座,讲座由中文系朱云霞老师主持,中文系冯仰操和杜未未老师以及公司四十余名同学参加。

首先,他谈到了“鲁迅的舆论叙事”这一问题提出的缘由,鲁迅在自己的《并非闲话(三)》中提出流言对自己的损害最大,并且鲁迅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舆论、流言也都是塑造人物、表现思想的重要手段,对展现鲁迅思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之后张全之老师通过对《现代汉语大词典》中舆论、谣言、流言概念的比较,并且结合鲁迅作品中三个词汇的使用情况,指出流言和谣言没有明显差别,都是公众的言论。

其次,张全之教授梳理了中国近代舆论史,指出现代意义上的舆论一词出现于晚清,是与现代报刊一起诞生的新概念,罗列了胡适、陈独秀等人认为“舆论”是愚民的意见,其中罗家伦认为“舆论是以大学为重心”,这是对舆论比较中肯的看法。引出了鲁迅的舆论观,鲁迅承认舆论的力量但也指出了舆论昏蔽全球之害,强调了个人反抗庸众的精神。

此外,张全之老师讲到了鲁迅小说中的舆论场,指明鲁迅小说中的咸亨酒店、茶馆、土场等为民间舆论场,通过对《孔乙己》《药》《风波》《狂人日记》的文本细读,反映出鲁迅笔下落后中国最底层的舆论气候,并梳理了鲁迅小说中的舆论形式,主要分为舆论主体、舆论客体和舆论本体,其中舆论主体具有匿名性、无是非和没有代际差异的特点,舆论本体分为小人小事和重要人物和事件两大类,舆论客体即“被说者”。最后,老师总结了鲁迅小说舆论描写的意义。

讲座最后,张全之教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作出具体解答,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朱云霞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点评,她认为张全之教授以真诚的态度与充实的内容和同学们平等对话,带来了一场富有启发的学术讲座,这不仅对喜欢研究鲁迅的同学有所帮助,也使集中于文学学习的同学获益良多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文来源:王译曼